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

1915(2)

7月

暑假期間,同陳昌住在瀏陽門芋園內,探討學問,互閱日記。十一日至二十一日,同陳昌多次聆聽黎錦熙講讀史方法、研究方法、讀書自習方法,并向黎請教文字學問題。黎介紹讀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和《群學肄言》的“繕性篇”。三十一日,黎錦熙看了毛澤東的日記,認為“甚切實,文理優于章甫(陳昌),篤行兩人略同,皆大可造”。同月 致信蕭子升。以“用之而彌盛”的道理,說明切磋學問、交流思想的重要。說“鍛工不藐其腕而碩其腕,簸夫不纖其脛而肥其脛”;并說自己近年來的進步,“于書本得者少,于質疑問難得者多。茍舍譚論而專求之書,其陋莫甚”。

8月8日

在芋園同黎錦熙談治學和政事。十一日,又在芋園同黎錦熙長談讀書方法,黎錦熙告以“讀書須與校課相聯貫”。十三日,由芋園返回學校。

8月29日

同蕭子升、張平子⑶到黎錦熙處,長時間談論治學問題。

8月

致信蕭子升,談人生問題,說“其為事無域,而人生有程”。信中抄錄了近來寫的一篇日記,題為《自訟》,以匏瓜、

9月6日

寫長信給蕭子升,介紹近期同黎錦熙交談治學問題的情況,并按黎錦熙囑托告以研究學問的方法。信中說,黎錦熙不主張專攻古籍然后“涉新”,認為“通為專之基,新為舊之基,若政家、事功家之學,尤貴肆應曲當”。黎錦熙曾推薦讀《群學肄言》“繕性篇”,隨“取其書遍觀之”,認為該書名為群學肄言,其實不限于群學,可以看作是百科之肄言。信中說,國學“其義甚深,四部之篇,上下半萬載之紀述,窮年竭智,莫殫幾何,不向若而嘆也”,“吾人所最急者,國學常識也”。還介紹自己的讀書方法,即讀一篇而及于全書,并加以詳細研究,使“國學常識羅于胸中”。信中推崇曾國藩的讀書方法:一為演繹法,察其曲以知其全,執其微以會其通;一為中心統轄法,守其中而得大,施于內而遍于外。

9月15日

陳獨秀主編的《青年雜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創刊。經楊昌濟介紹,毛澤東、蔡和森等人成為《新青年》的熱心讀者,深受其影響。9月 為征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二十八畫生”之名,向長沙各校發出征友啟事。啟事說“愿嚶鳴以求友,敢步將伯之呼。”提出要結交能刻苦耐勞、意志堅定、隨時準備為國捐軀的青年。長沙第一聯合中學學生羅章龍看到啟事,當即回信約見。毛澤東很高興,復信說“空谷足音,跫然色喜”,并約定在定王臺湖南省立圖書館相見。兩人談了三小時,談治學、處世、人生、宇宙觀和社會改造問題。分手時對羅章龍說:“我們談得很好,‘愿結管鮑之誼’,以后要常見面。”

9月27日

復信蕭子升,再談求友的迫切心情,說“近以友不博則見不廣,少年學問寡成,壯歲事功難立,乃發內宣,所以效嚶鳴而求友聲,至今數日,應者尚寡。茲附上一紙,貴校有賢者,可為介紹”。

11月9日

致信黎錦熙,勸他不要在袁世凱政府里做官,“方今惡聲日高,正義蒙塞,士人丁此大厄⑷,正當龍潛不見,以待有為,有可急圖進取”。說黎錦熙致力于教育,“乃至崇之業”。“然彼方以術愚人,今反進以智人之術,其可合邪?”切望黎錦熙“急歸無戀”。信中述說了自己對學校不滿意、郁郁不得志的心情:“性不好束縛。終見此非讀書之地,意志不自由,程度太低,儔侶太惡,有用之身,寶貴之時日,逐漸催落,以衰以逝,心中實大悲傷”,很想離去,“就良圖,立遠志”。

11月

被選為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友會文牘,負責起草報告,造具表冊和會議速記。這一職務毛澤東連任四屆,直到一九一七年十月。毛澤東在學友會作了大量會務工作,是他走上有組織的社會活動的開始。

12月12日

袁世凱正式宣布實行帝制,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

12月

致信蕭子升,請幫助找《君憲救國論》⑸一閱。又說,近日校中將印發湯化龍、康有為、梁啟超三人書文,請蕭題寫書名《湯康梁三先生之時局痛言》⑹。本年,湖南和全國一樣,反對袁世凱稱帝的斗爭激烈,長沙小吳門附近的“船山學社”,成為公開進行反袁演講的場所。毛澤東和一師同學,經常在星期天去聽講演。


注釋:

⑴芋園是楊昌濟、黎錦熙等創辦的《公言》雜志社址,在長沙瀏陽門。

  ⑵一九五○年十月,毛澤東對徐特立、謝覺哉、王季范、熊瑾玎、周世釗說:“張干這個人,很有能力,很會講話,三十幾歲就當第一師范校長,不簡單。原來我不高興他,我估計他一定要向上爬的。他要爬上去是容易的,結果他沒有向上爬。解放前吃粉筆灰,解放后還吃粉筆灰,難能可貴。”一九五一年九月,毛澤東邀張干赴京,在中南海設宴款待,并請就首席。

⑶長沙《大公報》主編之一。牡丹相對照,說明做人不要華而不實。“牡丹先盛而后衰,匏瓜先衰而后盛,一者無終,一者有卒,有卒是取,其匏瓜乎?”有的人像牡丹,“一伎粗伸,即欲獻于人也;一善未達,即欲號于眾也,招朋引類,聳袂軒眉,無靜澹之容,有浮囂之氣,姝姝自悅,曾不知恥,雖強其外,實干其中,名利不毀,耆欲日深,道聽涂說,攪神喪日,而自以為欣。日學牡丹之所為,將無實之可望”。

  ⑷《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志》記載,一九一三年秋該校創設技能會,一九一四年改名自進會,一九一五年又改名為學友會。學友會的宗旨是:“砥礪道德,研究教育,增進學識,養成職業,鍛煉身體,聯絡感情”。據黎錦熙一九五二年解釋:“信中‘大厄’是指北京袁世凱正在準備做皇帝。這年籌安會成立,鼓吹帝制,附和者不少,所謂‘惡聲’。”一九一五年九月黎錦熙應聘到北京教育部的教科書編纂處,任教科書特約編纂員。
  ⑸《君憲救國論》是楊度一九一五年四月寫的一篇主張君主立憲、反對共和的文章,得到袁世凱的贊賞。
  ⑹這本小冊子收集了湯、康、梁當時反對袁世凱稱帝的言論,印出后,以長沙第一師范學校學友會的名義廣為散發。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