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下卷

1947(12)

729日 

為中共中央起草致各區各級首長并轉全軍指戰員電,通令嘉獎劉鄧軍魯西南戰役大捷,指出:“第二年第一個月作戰,除山東及他處殲敵一部外,我劉鄧軍自午東①至午儉②在鄆城、巨野、定陶地區,以連續不停之作戰,殲敵正規軍九個半旅及四個師部,斃傷俘敵五萬余人,戰績甚大,特此通令嘉獎。”

①午東,即七月一日。

②午儉,即七月二十八日。

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華東局,晉冀魯豫局并告陳賡、謝富治及彭德懷電:(一)“在山東敵不西進及劉、鄧所告各種情況下,劉鄧全軍休整半個月后,仍照劉、鄧原來計劃,第一步依托豫皖蘇,保持后方接濟,爭取大量殲敵,兩個月后看情況,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發展,或直出大別山”。(二)“陳謝集團照原計劃于八月出潼、洛,切斷隴海,調動胡軍一部增援,相機殲滅之,以配合陜北之作戰。”“現陜北情況甚為困難(已面告陳賡),如陳、謝及劉、鄧不能在兩個月內以自己有效行動調動胡軍一部,協助陜北打開局面,致陜北不能支持,則兩個月后胡軍主力可能東調,你們困難亦將增加。”(三)“兩個月內山東全軍仍在內線作戰,兩個月后準備以葉縱再加他部取道皖西或蘇中,相機出閩浙贛,兩個月內派干部或小支隊先去。”

730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并告陳賡、謝富治、韓鈞和陳毅、粟裕、譚震林電:“如你們決心直出大別山,請注意下列各點:(一)開一次團長以上干部會,除告以各種有利條件外,并設想各種困難條件,建立遠征意志。(二)營長以上每人發鄂、豫、皖三省有縣境的明細地圖一份,油印的亦好。如能每連發一份更好,使一切干部明白地理環境。(三)大體確定征糧、征稅辦法,告知一切干部。土地革命時期打土豪辦法,所得不多,名譽又壞。在我方政權未建立以前,仍應暫時利用國民黨下層機構及稅收機關(在我黨有力人員監督指揮之下),以大體上的累進方法征糧,惟免除赤貧人口負擔,方能解決大軍給養。國民黨人員未逃跑者除極壞分子外,均可利用,逐步過渡到人民政權。”

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電:請考慮要李先念率趙基梅縱隊即日動身,于八月十五日前到巨野和你們一道去大別山。如先念直接掌握該縱為大別山軍區骨干,對于建立根據地當有幫助。

731日 

中共中央軍委決定西北的野戰部隊正式定名為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前委書記,張宗遜任副司令員,習仲勛任副政治委員,張文舟任參謀長,徐立清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一、第二、第三縱隊又兩個旅,共五萬人。

81日 

同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離開小河村,沿大理河向東轉移,第二次到達靖邊縣青陽岔。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鄭位三、李先念電,指示李先念遵照劉、鄧七月三十一日電令,即日率趙基梅縱隊東進,最好能于八月十日前到達鄆城,一切能工作的干部均隨同行動。

82日 

同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由青陽岔出發,到達火石山。

83日 

陳士榘、唐亮、葉飛、陶勇五個縱隊于八月一日西渡運河,進入魯西南地區。本日,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并告陳毅、粟裕、譚震林電:“待陳、唐、葉、陶五個縱隊集結鄆城地區時,該五縱統歸你們指揮,就現有力量從內線鉗制敵人”。

同日 

同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由火石山出發,當晚到達橫山縣肖崖則村。

84日 

同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由肖崖則村出發,到達子洲縣巡檢寺。

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陳毅、粟裕、譚震林,華東局并告劉伯承、鄧小平電,提出山東主力現在西邊,請考慮粟裕帶炮兵主力迅速去魯西南,統一指揮陳、唐、葉、陶五個縱隊,積極策應劉、鄧作戰。“劉、鄧南下作戰能否勝利,一半取決于陳、唐、葉、陶五個縱隊是否能起大作用。”

85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并告陳毅、粟裕、譚震林電:“待陳、唐、葉、陶五個縱隊渡過運河后,請令該五縱以有力部隊沿運河西岸擇要筑工固守,制止敵邱、歐①西渡”。

①邱、歐,指邱清泉、歐震。

86日 

關于劉、鄧直下大別山可能遇到的情況及采取的對策,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并告陳毅、粟裕、譚震林,陳賡、謝富治電,指出:“你們對于出動后敵之可能對策估計如何?我們覺得敵可能采取兩種或三種辦法:第一種辦法,迅速組織進攻,使你們不能立足。但此種辦法難于調動很多軍隊,估計可用于進攻者約十二個旅(或較多)左右,即七師、四十八師、十師、七十九師、三師、五十八師各兩個旅。其中除桂系外,戰力均不甚強。其出發地點不一,在短期內勢必參差不齊。如我能于運動中殲滅其四五個旅,其攻勢必受頓挫。我可取得休息機會,以利再戰。敵此種辦法的基本缺點是進攻兵力太少,我之回旋余地甚大,并有迫我渡江南進之危險(敵很怕此著)。第二種辦法,寧可給我以立足機會,不急于尾我進攻。除上述十二個旅(或較多)外,并從山東抽調十幾個旅,共二十幾個旅,以一個月至兩個月時間,先從長江、平漢兩線完成部署,然后向西向北進攻。此種辦法之基本缺點是給我以立足時間,且使山東攻勢完全破壞,魯西、豫東亦大部難保。即使集中二十幾個旅,分兩線多路進攻,我亦可能于運動中各個擊破之。第三種辦法,即同時采用上述兩種辦法,既以十二個旅左右分數路迅速進攻,又從山東抽調十幾個旅用于長江方面。你們必須同時準備對付這幾種辦法,而主要準備對付第一種辦法,即用全副精神注意于運動中大批殲滅敵人,一切依靠打勝仗。”

同日 

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復陳毅、粟裕,華東局并告劉伯承、鄧小平電,同意陳毅、粟裕五日提出的由陳、粟率野戰軍直屬機關和第六縱隊去魯西南指揮六個縱隊作戰,譚震林、黎玉、許世友組成東兵團①,華東局去渤海②的建議。七日,又為中央軍委起草致劉、鄧并告陳、粟電:“陳粟六縱全部必須從內線,即從你們的反對方向鉗制敵人,才是最有力的鉗制。你們不要希望他們出隴海線直接掩護”。“只要陳、粟六個縱隊集中處于內線,一切有辦法;如果分散南進,則全局不利。”此電實際上改變了七月二十三日要葉飛、陶勇率第一、第四縱隊分兵渡江南下的計劃。九月二十四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正式通知劉、鄧、陳、粟:“原定葉、陶去閩浙贛之任務,停止執行”。

同日 

為中共中央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并告陳士榘、唐亮、葉飛、陶勇電:“目前整個形勢對我有利,敵已分散,我已集中。敵機動兵力分置于魯中、運東③、隴海(桂系等)三處,加以魯西之敵新受巨創,士氣不振。我則以一部鉗制魯中之敵,主力位于魯西南。敵雖想從運河、隴海兩線向魯西南進攻,但估計短時間內尚不可能。敵目前既怕與此同時,陳毅、粟裕率領華東野戰軍直屬機關和第一、三、四、六、八、十縱隊、特種兵縱隊及配屬華野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一縱隊,稱西兵團,也稱外線兵團。你們全力向東攻邱、歐,又怕你們全力向南攻隴海。在此情況下,你們全軍可以安全休整十天內外,鼓勵士氣,整頓隊勢,以利爭取新勝利。此次華東各部雖有幾仗未打好,但完成了集中兵力、分散敵人之巨大任務,待陳、粟率野直及六縱到鄆、巨①,我軍實力更厚,領導更強,對于爭取新勝利極為有利。”由于蔣介石以八個整編師十八個旅約十四萬人的兵力,分由菏澤、袁口、嘉祥等地對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分進合擊,企圖逼其處于鄆城、鄄城之間狹小地區內,然后利用連日大雨,黃河水位陡漲,破壞黃河大堤,水淹劉鄧軍。根據這一新的情況,劉伯承、鄧小平當機立斷,決心提前結束休整,乘敵合擊部署尚未完成之際,立即隱蔽突然南進,執行挺進大別山的戰略任務。七日,劉、鄧率主力四個縱隊自鄆城地區南下,經巨野、定陶之間跳出敵人的合圍圈南進。

①東兵團,亦稱內線兵團,以后稱為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由華東野戰軍第二、七、九縱隊及新組建的第十三縱隊組成,許世友為司令員,譚震林兼政治委員。

②渤海,指山東的渤海地區,該區在膠濟線西段以北,津浦線北段以東,渤海灣和濰河以西,天津和塘沽以南。華東局后來移至渤海地區的惠民縣。

③運東,指運河以東。

88日 

同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機關離開巡檢寺,到達綏德縣李家崖。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