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有所思

1966年6月


正是神都有事時,又來南國踏芳枝。
青松怒向蒼天發,敗葉紛隨碧水馳。
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走旌旗。
憑闌靜聽瀟瀟雨,故國人民有所思。 



【注釋】

神都:古謂京城。這裏指首都北京。

南國:中國南方的泛稱。作者寫這首詩的前後,正在南方巡視。1966年5月15日在杭州;途經長沙於17日到韶山滴水洞,在這裏住了11天;28日赴武漢。

憑欄靜聽瀟瀟雨:化用嶽飛《滿江紅·怒發沖冠》詞“憑欄處瀟瀟雨歇”句。闌同欄。瀟瀟,驟急的雨勢。

故國:即祖國。


【賞析】

這首緣情言志的詠懷詩抒發了作者對經心發動、親手燃起的“文化大革命”烈火的感想。

文化大革命的發起大致經曆了三個階段:上海《文匯報》1965年11月發表姚文元的《評新編曆史劇〈海瑞罷官〉》;毛澤東1966年初指責中宣部和北京市委“包庇壞人、壓制左派”,提出了“打倒閻王、解放小鬼”的口號;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的《五·一六通知》錯誤地對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進行批判,通知發出同時毛澤東離京南巡,回來後寫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把鬥爭鋒芒指向了“以劉少奇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在此過程中,毛澤東一步步戰勝中央集體,使文化大革命按其預想發動起來。這便是寫此詩時的曆史背景。

1966年7月8日,他在武漢給江青寫下那封著名的信,可以判斷,這封信的基本內容是在滴水洞形成的。除了這封信外,毛在這段期間有無其無其他抒發胸臆的文字?對此,外界長期不得而知,直至1996年9月,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毛澤東詩詞集》,人們才知道,毛在1966年6月還寫有一首《七律·有所思》,也是談他對文革感受的,只是毛未注明寫作此詩的地點。

這收詩反映了作者在中國革命發展的重要曆史關頭的複雜心境。首聯:正是、又來兩句,看似是時間上的偶然銜接,其實兩者原始具有密切內在聯系的;頷聯:青松、敗葉,陣線分明,是對文化大革命的正面描述,分別指革命小將和走資派;頸聯:贊頌文化大革命的聲威;尾聯:遙應開端,把視線收回到南巡主體,暗含作者“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心情。整首詩讀來使人深感遺憾,引起沉鬱以至蒼涼的感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