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

1929(03)

41

同朱德率領紅四軍進駐江西瑞金,與井岡山突圍后轉戰贛南的彭德懷率領的紅三十團(即紅五軍主力)會合。主持召開中共紅四軍前委會議,聽取彭德懷匯報守衛井岡山戰斗和突圍的情況。會議決定,紅四軍第三十團、第三十二團改編為紅四軍第五縱隊,湘贛邊界赤衛隊為紅四軍第六縱隊,彭德懷以紅四軍副軍長名義指揮這兩個縱隊。

43

收到中共中央二月七日給毛澤東、朱德并轉湘贛邊特委的指示信。中央來信仍強調城市工作的重要,同時對在農村的紅軍前途作了悲觀的分析。提出將紅四軍分成小部隊的組織,“散入湘、贛邊境各鄉村中進行和深入土地革命”,以“避免敵人目標的集中和便于給養與持久”;并說分編“部隊的大小可依照條件的許可定為數十人至數百人”。來信指出,中央從客觀方面考察和主觀的需要,“深信朱、毛兩同志目前有離開部隊的必要”,一方面“不僅不會有更大的損失且更便利于部隊分編計劃的進行”,一方面“到中央后更可將一年來萬余武裝群眾斗爭的寶貴經驗供獻到全國以至整個的革命”。“兩同志得到中央決定后”,“應毅然地脫離部隊速來中央”。

45

主持召開中共紅四軍前委會議,討論中央二月來信。會后,根據會議討論精神,以紅四軍前委名義給中央寫復信。復信認為中央二月來信對客觀形勢及主觀力量的估計“都太悲觀了”。強調說:“農村斗爭的發展,小區域紅色政權的建立,紅軍的創造和擴大,尤其是幫助城市斗爭、促進革命潮流高漲的主要條件。”“拋棄城市斗爭,是錯誤的;但是畏懼農民勢力的發展,以為將超過工人的勢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黨員中有這種意見,我們以為也是錯誤的。因為半殖民地中國的革命,只有農民斗爭得不到工人的領導而失敗,沒有農民斗爭的發展超過工人的勢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復信指出:“中央要求我們將隊伍分得很小,散向農村中,朱、毛離開隊伍,隱匿大的目標,目的在于保存紅軍和發動群眾,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以連或營為單位,單獨行動,分散在農村中,用游擊的戰術發動群眾,避免目標,我們從一九二七年冬天就計劃起,而且多次實行過,但都是失敗了。”復信總結了紅軍的游擊戰術,這就是:“分兵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應付敵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固定區域的割據,用波浪式的推進政策。”“強敵跟追,用盤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很短的時間,很好的方法,發動廣大的群眾。”復信強調指出:“中央若因別項需要朱毛二人改換工作,望即派遣得力人來。”“我們建議中央,在國民黨軍閥長期戰爭期間,我們要和蔣桂兩派爭取江西,同時兼及閩西、浙西。在三省擴大紅軍的數量,造成群眾的割據,以一年為期完成此計劃。”這封信最后還報告:“三年以來中央的刊物我們一本沒有收到”。“到贛南閩西以來,郵路極便,天天可以看到南京、上海、福州、廈門、漳州、南昌、贛州的報紙,到瑞金且可看到何鍵的機關報長沙《民國日報》,真是撥云霧見青天,快樂真不可名狀。”“以后望中央每月有一信給我們”,“中央的刊物并希設法寄來”。

47

中共中央發出給毛澤東、朱德轉中共紅四軍前委全體同志的指示信。此信認為蔣桂戰爭“是促進革命高潮的條件之一”,要求紅軍擴大戰爭范圍,深入土地革命;指出紅四軍有贛南、閩西、東江等三條發展出路,由朱德、毛澤東抉擇,但強調在閩、粵、贛交界處發展更好,并說“孤守井岡山不利”,“也不宜固守某一個地方”;提出原則上朱德、毛澤東要離開隊伍,但若一時不能到中央,希望前委派一得力同志到中央報告工作與參加討論。

48

同朱德、彭德懷率部到于都縣城。駐于都期間,在縣城召集工農代表開座談會;參加在昌林中學召開的于都縣黨團員活動分子會議并講話;指導縣委積極籌備成立于都縣革命委員會和縣赤衛隊;出席慶祝于都縣革命委員會和縣赤衛大隊的成立大會,講話號召勞苦工農團結起來,在縣革命委員會領導下擴大紅色區域,建立自己的武裝,打倒土豪劣紳,打倒反動派,打倒帝國主義。

4上旬

蔣桂戰爭爆發,江西國民黨軍奉蔣介石之命處于戰備狀態。

411

在于都主持召開中共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前委委員,紅四軍和贛南特委負責人,中央軍事部派來的代表羅壽男。會議對蔣桂戰爭的形勢進行了分析,討論了紅軍的行動計劃,同意彭德懷提出的率紅四軍第五縱隊打回井岡山、恢復湘贛邊政權的意見;決定紅四軍主力在贛南進行短距離分兵,開辟、擴大革命根據地。會后,紅四軍根據前委確定的行動方針和工作部署,從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在贛南實行短距離分兵。紅四軍以縱隊為單位前往各地,每到一地各支隊、大隊再分散到各鄉活動。這次分兵活動,范圍包括于都、贛縣、興國、寧都、瑞金等地區,任務主要是開展政治宣傳,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幫助各地發展地方武裝,建立紅色政權。

413

在于都以中共紅四軍前委的名義,給湘贛邊界特委寫信,指出:“在接近總暴動之前邊界群眾政權的形式有由公開割據改變為秘密割據的必要”,“各縣赤衛隊有組織紅軍采用游擊戰術的必要”;“守勢的根據地的觀念,以后應該拋棄,大小五井、九隴等地,再不必固守了,強敵來了就用盤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對付他”。

414

彭德懷離開于都,毛澤東、朱德為他送行。彭德懷率部經信豐、南康、遂川等地,返回井岡山。

4中旬

率紅四軍第三縱隊抵達興國縣城,住在瀲江書院的文昌宮。部署第三縱隊分兵發動群眾,調查興國的政治、經濟情況,翻閱縣志并向群眾了解興國的歷史及現狀。出席由中共興國縣委召集的黨團員干部和活動分子會議,傳達中共六大決議精神,要求大家帶領群眾開展反帝反封建運動。根據于都、興國調查的實際情況和六大決議案,制定興國縣《土地法》。這個土地法規定:“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興國工農兵代表會議政府所有,分給無田地及少田地的農民耕種使用。”〔1

1〕一九四一年出版的毛澤東著《農村調查》一書中,作者為《興國土地法》寫了一個按語,指出:“這是前一個土地法制定后第四個月,紅軍從井岡山到贛南之興國發布的,內容有一點重要的變更,就是把‘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土地’,這是一個原則的改正。但其余各點均未改變,這些是到了一九三○年才改變的。”

4下旬

為貫徹執行興國縣《土地法》、開展土地革命運動,在瀲江書院的崇圣祠按照廣州、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的辦法主辦了一期土地革命干部訓練班。參加訓練班的有陳奇涵、蕭華等四十余人。毛澤東擔任主要課程的講授。同旬

指導中共興國縣委建立興國縣革命委員會,并起草興國縣革命委員會政綱。政綱明確提出:(一)推翻國民黨反動派的腐朽黑暗統治,成立各級工農兵代表會議(即蘇維埃)。(二)沒收地主豪紳的土地、山林,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燒毀田契借約。(三)建立革命武裝。(四)取消國民黨政府的一切苛捐雜稅,實行統一的累進稅。(五)開展廣泛的游擊戰爭,肅清反動勢力,保衛新生的革命政權。

430

率紅四軍第三縱隊與第一、第二縱隊會合。同朱德指揮紅四軍主力攻克寧都縣城,殲敵五百余人,繳槍一百多枝。

5上旬

在寧都縣城召開的寧都縣中共黨員大會上,具體闡釋了中共六大決議中提出的“十大政綱”,指出寧都黨組織的緊迫任務是收繳反動武裝,擴大赤衛隊,開展土地革命,建立紅色政權。到紅四軍舉辦的黨員訓練班講話,提議紅四軍軍部撥出一些槍枝給寧都縣赤衛大隊,以擴大地方武裝。指導寧都縣黨組織成立寧都縣革命委員會,出席成立大會并作了講演。同旬

中共中央派遣的剛從蘇聯回國的劉安恭來到寧都,參加紅四軍工作。不久,他被中共紅四軍前委委任為軍政治部主任、臨時軍委書記等職。他向前委和黨員大會作報告,貫徹中央二月來信精神,并說脫離生產的紅軍不能存在,散布紅軍的取消主義。劉安恭從蘇聯帶來“一種形式主義理論”,思想路線完全是脫離中國實際的照搬主義。他主持臨時軍委會議作出決定,前委只討論行動問題,不管其他事,以限制前委的領導權。他在紅四軍干部、戰士中的非組織活動,制造了極大的混亂,甚至引起產生不正常的派別現象。

5中旬

獲知蔣桂戰爭結束后,贛南方面國民黨駐軍回防,兵力集中;閩西方面軍閥陳國輝〔1〕部主力追隨閩南軍閥張貞部赴廣東參加粵桂軍閥戰爭,國民黨軍力空虛。毛澤東同朱德決定紅四軍由各分兵地區開到瑞金集結待命。十五日,同朱德率部抵達瑞金。

1〕陳國輝,當時任國民黨軍福建省防軍暫編第一混成旅旅長。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